來源:
雞血玉是產自廣西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三門鎮雞爪村一帶大石山上的礦石,是距今8~10億年海底火山噴發出來的巖溶形成的。以二氧化硅(SiO2)為主,紅、黑、白色為主色調的隱晶質礦物集合體。據調查,目前唯廣西龍勝縣獨產。
2005年9月經地質專家、著名石文化理論家張家志教授實地考察,首先提出了“關于桂林雞血玉的鑒評意見”,其中指出:“桂林雞血玉形成年代為距今8~10億年,雞血玉的紅色,是由特別穩定而且對人體大有裨益的鐵離子形成的,玉質堅韌、細膩、凝潤!
2006年9月,中國寶玉石檢測中心對雞血玉原石和雕件進行了檢測,中國寶玉石質量注冊檢驗師、檢測中心主任吳國忠教授親自作出鑒評意見:“桂林雞血玉不易磨損,堅韌細膩,拋光后呈玻璃光澤,光彩奪目,具有很好的雕琢加工性能及很好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一.雞血玉的鑒定特征
1. 化學成分:以二氧化硅(SiO2 )為主,含三氧化二鐵、錳、鋅、鋁等多種金屬礦物及其他微量元素。
2. 結構:隱晶質礦物集合體。
3. 顏色:主色為紅、黑、白和黃色。質量上等的雞血玉,應是紅似國旗、黑似牛角凍、白似羊脂玉。
4. 光澤:拋光后具有玻璃光澤、油脂光澤。
5. 硬度:摩氏硬度為6.5~7。
6. 密度:每立方厘米為2.60~2.85克。
7. 韌性:略差于軟玉,和翡翠相似。
二.雞血玉與雞血玉著生石的區別
著生或包裹雞血玉的礦石叫雞血玉著生石。其與雞血玉之間無明顯分割線,且有著共同點,就是成分相同,都含SiO2和Fe,硬度接近,故而兩者之間容易混淆,新識者不易區分,其不同點為:
1. 雞血玉密度在2.6g/cm3 以上,著生石密度在2.6g/cm3 以下。
2. 打磨拋光后,雞血玉溫潤細膩,呈玻璃光澤,著生石不具有。
3. 雞血玉養油后不干油或不需常養,著生石養油后幾天則干枯,顏色變化大。
4. 雞血玉顏色正道清晰且鮮、濃、飄動,著生石顏色雜亂,色淡,油干后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