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鑒定桂林雞血玉一般先定“地”后看“血”。
地:
即桂林雞血玉的“圍玉”俗稱“地子”,大體分成十等,這些正符合諺語“荷花雖好,還得綠葉扶襯”。
1.黑玉晶砂地:又可稱“牛角地”、“黑碧玉地”,分為二類:一類是“牛角地”,質地細膩,凝糯,如膏如脂,拋光后玻璃光澤最強烈,宛然如鏡;另一類是“晶砂地”,玉地,內閃金、銀星光,如深邃的夜空中閃爍的星辰,朦朧美輪美奐。
要求:(1)純黑,光線“透視”下有充沛的靈動性,富有層次、涌動感的晶砂體,在光線下可視,不滯礙呆板。(2)片狀布局、比例適宜,隱紅最佳,不得蓋紅。(3)純凈無暇,韌性強,拋光光澤度高。
2.藍綠脂玉地:缺藍少綠是雞血寶玉石共同點,要求藍如海水、綠如嫩荷,含微小晶砂。
3.黃栗脂玉地:赫黃如熟栗子色,有時也有蘿卜絲狀條紋,色如田黃,狀如雞油,浸油不變。
4.脂狀白玉地:要求白凈,純凈無暇。此類地子的關鍵是:純凈無雜色滲入,狀如白乳,油養不變。
5.紫粉脂玉地:要求純凈無暇,粉嫩滋潤。
6.劉關張地:實際上是黑白或黑黃相間的地上,加上雞血紅,也稱“桃園三結義”。
7.紅霞地:以極細的紅點、紅斑組成,如朝暉如晚霞般美麗。
8.淡灰地:地雖不顯玉化,倒也淡灰清雅,純凈無雜色。
9.雜色花地:有兩種以上顏色混生,為上述各地所不含者。
10.灰白地:像水泥澆注后色澤類似,晶體顯粒,缺乏玉地的靈氣,為地中最差檔次。
血:
“雞血玉”中的血,是桂林雞血玉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從血色和血形兩個方面來看。血的色澤和血形是鑒定桂林雞血玉極品、珍品、上品的決定性因素。
血色
1.鮮紅:如活雞血灑上一般,在正紅之中有少量金黃色,是血色中最高等級,因此要具有既明亮,又有耀眼之光澤。
2.正紅:要求在純凈紅色中,無暇雜之感,是上品桂林雞血玉所必要的。
3.深紅:較正紅深,在純凈紅色中略帶有赫色缺乏明亮耀眼的光澤。
4.紫紅:在純凈紅色中含褐色,為紅色中下品。
5.桃紅:也稱嫩紅、淡紅,有輕佻感,非紅中正色。
血形
1.滿塊鮮紅之血,俗稱“大紅袍”,若配有黑玉地,是桂林雞血玉中的“孤品”或“極品”,如《雞血石印》(在2004年9月)首發式展出的乾隆、嘉慶兩帝王使用過的昌化雞血石寶璽正是此類血形,此類的桂林雞血玉極為罕見,因乃稀世珍寶,價值連城。
2.大塊鮮紅之血,出露在印章石的“六面”、“四面”含血量在30%~50%以上者,又是黑玉地的桂林雞血玉,也在“極品”和“珍品”之間。
3.條紅:雖其含血量不如上述兩種多,但如活雞血灑在地子上流淌下來,有流動感,若地子好的也可評為上品或中檔料品。
4.斑血:雞血分布如斑,有疏有密,如活雞血灑在地子上者,也很美觀。
5.霞紅,又名散紅或點紅、暈紅等。地子中鑲嵌有極細鮮紅血點,有均勻的和不均勻的,如滿天紅霞,也惹人喜愛。但這檔桂林雞血玉,即使地子好,也只能評為中、低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