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4日 來源:雞血玉文化沙龍
玉器由原始的打制、簡單的琢磨直至精雕細刻,傳承數千年。玉雕技藝由最開始的如夏、商時期簡單的小件,發展為建國后70年代制作中等件,80年代至90年代制作大型玉雕作品。其工藝特點有因料施藝、廢料巧作,剜臟去綹、化瑕為瑜、巧用巧色、浮雕、圓雕、鏤空透雕、鑲嵌組裝等工藝,形成玉雕之工藝特點。
桂林雞血玉自發現之日起,立刻成為當代玉匠雕刻創作的對象。幾年來,一大批玉雕作品得到玉雕界、收藏界的好評,在國內各種評獎中均有不少斬獲,為桂林雞血玉推出立下汗馬功勞。
縱觀天下,每一種玉種都有其獨特的雕刻風格和技巧。如和田玉雕渾厚、圓潤、飽滿、細膩,與和田玉本身的玉質樸實與油潤相得益彰。翡翠雕刻追求玲瓏剔透,講究空靈,力求細節,則與翡翠玉材的色、水、種有關。青田石和壽山石雕喜歡在俏色巧雕上作文章,自然與壽山青田石五彩繽紛的色彩分不開。
桂林雞血玉是一種新玉種,與傳統玉種有頗多相同之處,但也有其獨特的結構和表現,用傳統的玉雕思維固然創作出了一大批傲人的作品,但卻缺少和田玉的圓潤和翡翠的靈動,多少束縛和埋沒了其特色和優勢。
桂林雞血玉是一種多色素的玉種,自然界的各種色素都表現其中,因而在切割打磨面上,表現出各種鬼斧神工的畫面數不勝數,成為桂林雞血玉的一大特色和優勢。不過盡管如此,擁有完美無缺的山水人物風花雪月畫面的畢竟是少數,大多的畫面石或多或少帶有一些缺乏和遺憾,成為現實中棄之可惜用之無奈的〞雞肋〞玉料。
利用大量的不完善的畫面石,用玉雕的手法和技巧,用藝術的靈感,添補上畫龍點睛的一筆,取得出人意料之外的效果,也許就是救活大量雞肋玉料的最好方法。


雞血玉雕件《延年益壽,多子多!
關鍵詞:雞血玉、桂林雞血玉、狀元紅